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分享?

口述:刘丁浦 整理:刘胜利

编辑:刘卫平(老马)

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北岸,肥美的草场下,隐藏着一处废弃的山洞,那就是封闭了几十年的神秘土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红云绚丽绽放,举国欢腾,西方震惊。原子弹的试爆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背后,既有“两弹”元勋等科学家们付出的心血,还有许多为核武器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无名英雄,他们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的就是这惊天一响。刘丁浦,就是其中的一员。

1963年的一天,在北京国防科工委第15研究所任政委的刘丁浦神秘地调换工作,突然从北京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他爱人也只是知道自己的丈夫去青海西宁,去干什么,多长时间,都不知道。刘丁浦走后,很久没有给家里来信,着急的家人四处打听,却一无所获。

当年,刘丁浦在接受绝密任务后,他把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全部托付给他的爱人黄秀莲。从此以后,他和家人聚少离多,即使回家,也从不说他在青海做什么。多年以后等刘丁浦完成任务回到北京时,他的几个孩子已经长大,离开北京去外地当兵了。

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分享?

刘丁浦

刘丁浦是山东蒙阴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抗大一分校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中军区沂水武工队长、沂南保卫科长、华东警卫旅保卫科长、华东警卫旅保卫科长、副政委,第二高级步校校务部政委、国防科工委十院十五研究所付政委、国防科工委22基地政治部主任、国防科工委29基地副政委等职务。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1940年至1942年期间,刘丁浦在八路军山东纵队、鲁中军区敌工部,成为敌工战线的无名英雄。这样的经历,锻造了他严守秘密、胆大心细、敢于决断、顽强坚韧的品质和作风,为后来从事核武器安全保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战时期,王芳和刘丁浦都是八路军山东纵队敌工干部,我父亲刘乃晏曾是山东纵队蒙山支队锄奸网员。

王芳回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1940年至1942年期间,我先后担任山东纵队第一旅锄奸科长兼敌工科长、鲁中军区政治部敌工科长兼鲁中三地委敌工部副部长。从这时起,长期从事敌工工作和公安保卫工作。由于斗争形势和环境决定,那时各级领导对锄奸反特、敌工工作极其重视。

1941年,敌工科的正式干部有50多人,罗国范、张世祥、秦元庆、于晓亭当时都是营级干部。还有刘丁浦、马法尊、李庆亭等,都是敌工战线骨干力量。”

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分享?

张爱萍将军(右一)在试验场向周恩来总理报告

刘乃晏和刘丁浦是鲁中军区老战友,他对刘丁浦有一段回忆:“刘丁浦同志和我,祖籍都是临沂的,我是沂南,他是蒙阴,相距不远,我们还有亲戚关系。我从小就知道丁浦家,他的家庭为抗战作了不少贡献。1942年,我第一次见到丁浦同志,他已是干部,我是武工队战士。丁浦同志入伍前在济南一中上过学,这在当时我军部队里,是难得的“秀才”,他一当兵就是干部。我们同在八路军山东纵队、鲁中军区、华东野战军八纵、后改为26军工作过一段时间。1949年解放上海前夕,我是26军77师230团1营教导员,他是26军敌工部长。上海解放以后,丁浦同志调到上海警备区。”

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分享?

父亲刘乃晏1964年在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王芳在中央党校学习,他们节假日去刘丁浦家,留下一张难得的合影。左一起刘丁浦、刘乃晏、王芳、黄秀莲(刘丁浦爱人)

刘丁浦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知不问,知道不说,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就连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也是严格保守这一秘密,甚至连邓颖超都没告诉。

刘丁浦在青海核基地工作的事,是多年之后才听说的。多年以来,他很少谈及他的工作。有些事解密以后,他的家人才知道,当年刘丁浦是到青海参与组建我国第一个核基地。临行前,所在单位——国防科工委一位领导同志找他谈话,说受聂荣臻主任委托,让他参与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这项工作与核武器有关,他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接受了这个任务。就这样,他在青海一待就是七年。

刘丁浦也因此与青海的这一片土地结下了跨越时空的情缘,这段经历,更是刘丁浦生命里永远抹不掉的红色保密记忆。

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分享?

1964年,周总理向《东方红》全体演出人员宣布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

20世纪60年代,海拔三千米的青海高原,广袤荒凉,寒冷缺氧,刘丁浦和战友们远离家人,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为一个神圣的任务而默默坚守着,奉献着。他作为核基地政治部主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在基地党委领导下,切实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为核基地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核基地的任务属于国家、军队的核心机密,稍有疏忽,便会铸成大错。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张爱萍曾数次到基地视察,亲自向刘丁浦交代有关安全保密的任务。

当年,为了保密安全,虽然已经把核基地周围许多农牧民搬迁,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都变成了军事禁区,但为了落实好上级领导安全保密的指示,刘丁浦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不畏艰险,翻山越岭,在茫茫草原中勘察确定警戒范围,他事必躬行,跑遍方圆几十公里警戒区域,包括所有的巡逻范围和警卫设施,每一个哨位的位置。他一干就是好几个月,即使生病了也坚持工作,直至圆满完成警戒部署任务。

刘丁浦对安全保密工作,抱着慎之又慎、细之再细的态度,做到里三层外三层,滴水不漏地确保核基地安全。在对外设定“安全隔离网”的同时,他对核基地内部采取了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核基地的工作人员,虽然之前都经过了严格政审,但他依然没有掉以轻心,组织了再审查,基地所有人员情况,他都一一过目,稍有疑问,立即调查核实,不符合条件者立即调换工作。他对保密教育、保密制度等进行了严格规范和实施,并亲自对核基地指战员不断进行保密教育,他要求部门之间、单位之间、人员之间都不得相互打探工作情况,工作人员如何和家属亲戚通信,他都作了严格地保密规定。

为了提高驻地群众的安全保密意识,刘丁浦不顾年事已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带领有关人员深入牧区,了解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困难,安排医护人员给他们看病治病,向他们宣讲保护军事设施的道理。和群众彼此相处久了,感情融洽了,群众就把部队的事当作了自己家的事,主动配合核基地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在紧锣密鼓的原子弹研究过程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焦虑万分,不但派出飞机进行高空侦察,而且派遣间谍刺探收集情报。核基地周围不时出现一些可疑人员,敌特人员时隐时现,可以说谍影重重。加之周围是草场,放牧的群众在迁移牧场的过程中也会误闯警戒区,有些装扮的间谍和牧民混在一起,妄图窃取情报,这对核基地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为从根本上杜绝隐患,他组织核基地政治部有关部门,会同当地政府,到核基地外围的村庄和居民点走访,逐人逐户调查摸底,建立相关档案,与地方建立联防联控制度,对特殊人群和外来人员采取严格的审查和管控措施。由于基地和地方形成合力,形成严密地安全屏障,使间谍和可疑人员无隙可乘。

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分享?

刘丁浦和他的战友们,始终如一地奋战在安全保密战线上,正是这种含辛菇苦的坚守与奉献,确保了核基地的安全,为核武器发展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央军委根据战略布局的要求,提升部队实战能力,又要建设新的核基地。刘丁浦奉命又转战秦岭原始森林中参与建设新的核基地,开始执行新的核基地安全保卫的组织领导工作。……

刘丁浦对工作倾尽心血,对核武器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儿女面前,他是带着浓浓爰意的慈父,父爱如山。

刘丁浦小儿子刘勇江告诉我:“父亲长相英俊帅气,肤色白洁,大眼睛双眼皮,眼神炯炯,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由于长期从事敌工和保密工作,养成了他坚韧内敛的性格,平时不多言多语,他有许多秘密,但从不向我们说起。

20世纪60年代初,父亲调入国防科工委22训练基地,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很少回家。一直到1978年,我们全家人才聚会了一次。对此,老人家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父亲和我们见面时教育我们:要热爱国防事业、热爱这个国家,更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家小,国大,我们一家人都要为党、为国好好工作,在一起不在一起生活都不要紧。

我的父亲是特别能战斗的人,肩上的担子再重,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早出晚归,兢兢业业。

老人家一辈子不喝酒,滴酒不沾,就是爱抽烟。年轻时,他身体特别健硕,在我的印象中,他就没有生病住过医院。他饭量很大,吃出个大肚子,看着很福泰。

他工作时讲话很有逻辑性,但回到家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表达内心世界,表达对你的肯定、赞许、期待和不满,往往比多说什么效果还要好。哥哥、姐姐和我都非常尊重和敬仰他老人家,也爱听他的话。遇到特别开心的事儿,他总会面带微笑,他的微笑蕴含了海水一样的热情,大山一样的胸怀。

他为人非常善良,对家人、同事和蔼可亲。他有五个儿女,只要看着孩子们,老人家眼晴里总是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脸上洋溢着笑颜,是那么阳光、乐观、开朗。他脾气好,只要他回家,儿女们都愿意在他身边左右,他都要用那双温暖的大手,慈爱地摸摸这个的头发,整整那个的衣服,就象太阳,用温暖拥抱着我们。

父亲离我们而去了,但又感觉他从没离开我们身边,他的慈祥,他的教诲,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上进,去挑战明天,挑战新生活。”

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分享?

刘丁浦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背后的保密战线上的一名无名英雄,如同青海湖畔金银滩草原上绽放的鲜花一样,虽然平凡,但都蓄藏着平凡伟大而勇敢坚韌的力量,让人铭记,令人敬仰!

老马根据刘胜利按照父亲刘丁浦口述提供的资料整理

2023、2、26

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安全保密小故事案例分享?

刘卫平(老马):

中共党员,1970年11月入伍,曾任济南军区后勤十分部政治部秘书科科长,陆军中校。历任战士、文书、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分部军械处助理员、分部政治部秘书科干事、分部教导队副教导员、分部政治部秘书科长副科长、科长。

1990年转业在山东省农业委员会,后在山东省农业厅,先后在省农委调研室、科教处、基层处和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工作,先后任主任科员、副处长、调研员、处长等职务。2013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称号。”

2014年退休后,先后任山东农产品批发市场副会长、秘书长,山东省老科协科普宣教委秘书长,山东电子学会理事,山东信息化智库专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多次在中央、省级等刊物,发表过有关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的论文、调查报告等。参与过一些涉农著作的组稿、撰稿,有的获得省政府学术奖励。参与编写巜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山东农业史志》,《思想政治工作指南》,《红色保密故事》等书籍。

整理了父亲刘乃晏的回忆文章,编辑了《父亲抗日战争的故事》、《父亲解放战争的故事》、《父亲出国作战的故事》、《父亲和平时期的故事》,父亲回忆录《黑石庵失散记》,小说《空石》,《我的童少年记》,《战斗不止的父亲》等文章。其中《父亲解放战争的故事》、《黑山庵失散》已出版。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240727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1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