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赞美这个词语写排比句怎么写,用赞美这个词语写排比句怎么写的?

【核心提示】

想要收到好的赞美效果,除了真诚和自然,还要懂得把握灵活的表达方式,哪怕是在嬉笑怒骂间,赞美同样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只要能够让对方感觉你的赞赏,彼此开心就好了。

【理论指导】

赞美别人,要真诚自然。如果表现过于僵硬、浮夸、做作的赞美,就算是出于真心,也难免让人反感和提防。赞美是在社会交往中的特定场景下的一种真情流露、有感而发,贵在自然,有时候嬉笑怒骂都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的人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是为了一种应付,或是说一些固定的词语,见人便说“好……”,在别人听来牵强有余,真诚不足。所以,赞美并不拘泥于一种模式之中,自然就好,哪怕仅是发自内心地投以赞许的目光或做一个夸奖的手势或送一个友好的微笑,甚至于一句玩笑,都足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赞赏。

有一位老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X

他在上课的时候,看到一部分同学在很认真听他讲课,也有一部分同学不够认真。于是,他故意对着一个认真听课的同学,当着全班说:"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你认真听课了,既然你都暗示老师给机会让你表现下,那我就让你上来完成这几个问题吧!”这样,被选到的学生很开心,因为他们认为老师一直都在关注和肯定他们。

以上事例说明赞美在嬉笑怒骂间常常可以收到出奇的效果。不但不会觉得这种赞美不正式,反而觉得有一种朴实、真挚的情感隐于其中。受到夸奖者不但不会生气,反而更加得意,十分开心。由此看来,只要嬉笑怒骂用得得体,同样会有夸奖的效果。

有一个发生在苏轼身上有趣的故事:

北宋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首诗拿给苏轼鉴赏。或许是对自己的诗作很满意,不等苏轼展开,他自己就有声有色地吟诵起来,读得声情并茂,声闻左右。

读完诗后,郭祥正问苏轼:“请问,这诗能评几分?"苏轼不假思索地说:“十分。”

“苏先生不要客气,我这诗真的能得十分?”郭祥正有点不敢相信。

苏轼点点头说:“你刚才吟的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从苏轼的评语来看,对于郭祥正的诗他并不看好。但是,别人正在兴致当中,当头浇冷水肯定不是明智之举;但显然也不能夸大其词地赞美,那样显得自己过于虚伪。于是,苏轼用“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小小地赞美他一下,以示鼓励,使得这赞美带有一种再接再厉的鼓励意味。

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在嬉笑中表现出你对对方的友好,在怒骂中表现出你与对方的不凡交情都是称赞的最佳方式。特别是男人之间,以不拘小节、慷慨大方作为良好品性,用嬉笑怒骂的称赞法就更适合不过了。比如,夸对方长得帅:"本来想夸我自己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一看你我什么都不想说了!"听了这话,对方一定会哈哈大笑,既不会让对方觉得肉麻,又让对方觉得很开心。

由以上事例不难看出,嬉笑怒骂也能达到赞美的效果,关键贵在自然。但是,运用这种方式也要讲究对象、场合和方法,否则,便会给人以不庄重、不真诚的印象,达不到赞美对方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的赞美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小脑】

1.尽量使用温和、攻击性弱的词语

在使用这种方式称赞对方时,虽然可以正话反说,贵在自然、随意,但也要注意措词。不能过于刻薄、尖酸,尽量用无伤大雅的、攻击性较弱的词语,否则,非但达不到赞美的效果,还会因此而彼此反目。

2.表达方式要因人而异

赞美的对象不同,其赞美方式也要灵活。有两个年龄差距比较大的人互夸对方工作能力强,年轻人对岁数大的人说:“您可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厉害得让我越来越敬畏您。”岁数大的对年轻人回答说:“哪里,哪里。你也越来越狡猾了,狡猾得让我刮目相看了。”这样的称赞让彼此的好感互增。但如果把内容互换,那效果自然就大相径庭,即使是在赞美对方,也会被对方误解为你在挖苦他。

3.避免频繁使用称赞内容

随意、自然、诙谐的赞美方式,虽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称赞内容一旦频繁使用,尤其是当人群里有陌生人的时候,如果对同一表达内容重复提及,可能会无意中伤到对方自尊,引起对方误会,结果得不偿失。

需要提醒的是,嬉笑怒骂应用于非正式的场合或用于青年人中间,特别是同学、朋友间比较合适。对话人之间应彼此熟悉,关系较为亲密。交情一般的朋友或初相识时,则不宜采用此法。具有上下级关系或长晚辈关系的人之间,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特别是大庭广众之下,更不宜用嬉笑怒骂的方式来赞扬对方。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240727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15970.html